2025-07-25 01:14:01 8607
图:盗墓工具——小手铲(《民国盗墓史》插图)
铁钎,是中国最简单、最传统。历史也最悠久的盗墓工具,在洛阳铲出现以前,它是盗墓的一大秘器,广为中国盗墓贼使用,且不限地域、时空。
民国时,包括洛阳地区在内的盗墓贼,探查地下古墓时,使用的都是这种工具。笔者在洛阳马坡采访时,一名曾经的盗墓贼,证实了这种事。
钎,是一种中国民间打凿孔眼的普通工具,常用于工程采掘,目前开山打眼放炮时,还会用到这种东西。过去在迁棺移葬时,也少不了这种工具。钎在古时都是铁质的,叫铁钎。到民国时,多用比铁硬度更高的钢筋(条)做成,因而通称为“钢钎”。
民国时盗墓用的钢钎,与一般的钢钎不同,比较长,可深入土层。洛阳一带的民国盗墓贼在在邙山“刨古董”(盗墓),找不到合适的钢条,便找来旧式煤火炉通火道的铁火杵,制成钎,长约l米,一端圆环,方便手握和用力,一端尖锐。
图:各种探针头(《民国盗墓史》插图)
这种钢钎与现代考古中用使用的“探针”,有相似的功能。
使用钢钎要作凭经验。一位现在仍在使用钢钎的探工告诉笔者,一钎打下去就可以知道下面是否有东西,有什么东西。在往土层下钎时,要紧握钢钎,“看手感”。如果下面土质没有变化,下钎的力量和深入的速度会很平稳,如果打在泥土、砖、沙、石、铁上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钢钎遇到阻力了,那下面肯定有东西;钢钎下去很深,很快,下面很可能是墓穴,或其它空洞。有的地方,如在安阳还使用一种“探杆”找墓,这种探杆比铁钎要长要粗,实际就是从铁钎演变而来的。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后母戊方鼎,便是1939年3月由一名叫吴希增的挖宝人用探杆发现的。当时探杆钻到10多米深地下时,感碰到了一个硬物,将探杆提上来一看,发现坚硬的铁探头都卷了,吴希增马上意识到可能是青铜器一类的金属,不然不可能弄坏探头。
图:最大青铜器后母戊方鼎(仿品)
有的盗墓小说写到“卸岭派”盗墓贼用钎的细节时,说得很神,称这一派主要用鼻子:从地下拔出钎来,用鼻子闻闻所带出泥土的气味,就知道地下是否有东西,有什么东西。为了保持鼻子的灵敏程度,干活前忌烟酒辛辣之物。
小说所写并非虚构,这种现象在民国盗墓贼身上确实存在,且是盗墓高手的绝招之一,神奇之所在,古已有之。但忌烟酒辛辣细节应该是作者的一种想像,“卸岭派”在现实中也不存在,可能是从其他凭鼻子吃饭的艺人身上、电影中借鉴来了。
洛阳铲是怎样炼成的
洛阳铲,又叫探铲,是一种半圆柱形的铁铲。它的一端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可以逐渐向下深挖,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没有古代墓葬。
“洛阳铲”,这个名字不陌生吧?不过作为“非专业人士”,你对这种神秘的工具又了解多少?跟我们去听一听,当代做洛阳铲最好的人家,怎样叙述他们的探铲,和他们的生活。
“孙清娃探铲”算是当地最有名的洛阳铲,这个家庭作坊做这一行已经七八十年了,如今大部分的工序仍然依靠手工。
洛阳铲,这个曾经是盗墓的专业工具诞生在洛阳几乎是顺理成章的。“生在苏杭、葬在北邙”,黄河泥沙在这里堆积起了厚厚的邙山,又是多年的天子脚下,人们天然热爱死了以后葬在这个地方。邙山上有数不清的历朝古墓,随便建个楼修个路,都可能遇到一堆古代的东西。盗墓风行之下,为盗墓而生的洛阳铲,几乎与龙门石窟和白马寺一样成为洛阳的“三宝之一”,只是它的名声坏一些罢了。与它的坏名声相比,它的神秘性更大。盗墓小说的畅销,更是给洛阳铲扬名,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洛阳铲什么样、怎么用,它的制作、销售和去向更无从猜想。
关于洛阳铲的来历,有人说是明代由盗墓人发明的工具,那是一种凹型探铲,可以在地上凿个洞,把土一层层带上来,就可以判断下面有没有墓、什么朝代的墓。在洛阳当地,人们说的是另一个版本,说民国时候庙会上,大家摆摊搭棚子,要先支竿子,支竿子要在地上挖洞,用铁锨费力,有人发现用拢得圆一点的铁锨挖土省力,这个技巧被心思活的人琢磨半天,大约就用在了盗墓上。有人说民国发明洛阳铲的人是李鸭子,这事不好考证,因为名声太坏,李鸭子的后人多半不再提这个了。
不过,乡里乡亲的,地方也不大,做铲的工匠却传了下来。如今做洛阳铲的匠人们不过五六家,最出名的就是孙清娃探铲。这个孙清娃过去是打铁的,如果还活着,得86岁了,可他3年前就去世了。人虽不在,家里的生意却兴旺得很,家里有个小作坊,我早上9点多到的时候,作坊的炉子刚刚停了今天的火。
“听老掌柜说,他打铁时候,是跟着他二舅学,过去是打那农具,铁锨啊什么的那些东西,后来才开始兴这洛阳铲。”
敲打出洛阳铲的形状,需要技术,更需要经验。
吕清花是孙清娃的儿媳妇,如今成了家里的大掌柜,对这些事熟悉得很:“他是四几年开始做洛阳铲。你可能听说过挖墓的,他们在路边搭棚子要栽竿子,人家用的锨不是咱平常这个锨,人家用的锨弯了弯,带上来土好带,人还省气力,他回家就寻思着说,呀,我再给它改改,改成再弯点,带土不是好带?听说人家这是挖墓的,咱也不知道,这是老一辈人说。
“挖墓的人一般看看地下的土,就能知道底下有什么东西。挖墓这人回家改了改式样又画了个草图,就找我们老掌柜说,你们能改成这种形状不成?老掌柜打铁的,一看说,能啊,就做出来了。过去那一种洛阳铲短,抱的也不是太狠,现在这种洛阳铲通过孩子他爷爷这么多年摸索改进,不同的土质用不同的洛阳铲,现在就跟以前那个不一样了。
“都说洛阳铲神奇,神奇在哪?你看这地质勘探、文物钻探啦,外国都用那探测仪,咱国也有,几千到几十万元的都有,金属探测仪只能探金属,如果地下有个铁钉,它就叽叽叫唤,如果是墓,它就不一定能探出底下是什么东西了。但洛阳铲最直接,它把土带上来以后,可以判断死土活土,死土就是没有动过的土,在底下没有什么东西,活土就是动过的土,说明这底下不是墓就是葬坑。很净的土就是死土,活土就被人翻来翻去的,有些石子也掺在里面,脏东西也掺在里面,那就是活土,活土就是乱土、脏土。通过看土质来判断地下有没有人动过,动过的土原因就多了,要么就是过去挖墓动了,要不就是葬坑啊,或者挖了填垃圾。”
没错,死土活土的判断,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可是,传说有人看看土的颜色,甚至闻闻土的味道,就知道下面的墓是哪个朝代的,这个怎么回事?
“考古工作者看见活土,就可以判断墓的形状、年代,用洛阳铲摸底,把土带上来,唐宋元明清这些时间里,底下的墓底都不一样。现在咱们这个底,就是农村人埋葬时,用炉渣铺底,炉渣干燥,底下不容易沤。各个年代不一样,但都是这个道理,都是选择不让棺木沤了。现在是炉渣底,再远是青灰底,更远的我也不是很懂,懂的人根据这个底子来判断是唐墓、宋墓什么的,战国还有方坑,方坑过去是朱砂底,春秋、夏商周也是有那种朱砂底。人家根据这底,就判断是哪朝哪代的墓,可神奇。哎呀,要是讲这里面的文化,我还是不通的,要是叫一个专家来讲,那可以说三天三夜讲不完这里面的奥秘,那深得很。”
洛阳铲能做什么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古代墓葬数不胜数,修路建桥都要先探一下地下有无古墓葬,因此这里的百姓许多都能熟练使用洛阳铲。
吕清花的话经常被电话打断,电话都是来订铲的,忙得很。买家都是谁?挂了电话,她不好意思地道歉,说:“现在我做的一大单是给临沂文物局做,做了十来天还没给人家做够,靠手工就是做得太慢。如果机器一次成型,那可以说全国的文物局我们都能供得上。现在好多行业都用洛阳铲,过去光知道是挖墓的、文物队用的,但是现在不是那个概念了,现在是好多工程都用,电业局、林业局都用,造高速公路也用。”虽然手工不快,一个月仍然能卖出几百把。
基础型的洛阳铲,就是过去盗墓、现在文物队用的,铲头直径4厘米。后来慢慢改进,形状也变了,以前只有半圆形,现在有些已经接近圆形,这是根据探的土质不同,来改变形状。最原始的那种形状,因为习惯了洛阳的厚厚的黄土地,换个地方遇到小石子就不好带土了,而洛阳铲的应用范围又不断扩张,就要适应各种土地。吕清花说,孙家的作坊里有一种出口的铲,几乎都快裹圆了,中间漏一个缝,是专门带沙的。那是到南非、北美的沙漠地带探石油用的,竖着到底大概探32米,普通的探铲在那里带不上沙,所以就改了形状,带沙变得轻而易举。现在还有携带方便的一种,用螺丝兑上,能伸缩,方便往车里带。据说还有一种大的铲,用在北京奥运会之前的基础建设,是洛阳这里的人带洛阳铲去给钻探,因为专门的铲需要专业的人才能用。
2002年,洛阳市建设人防广场时,用加长的洛阳铲探墓的情景,人们在3万平米的区域内发现古墓600余座,车、马坑、马坑29座,其中的“天子驾六”车马坑引起极大轰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男篮世界杯中国 2025-05-25 11:33:50
男篮世界杯中国 2025-07-14 19:37:11
世界杯直播频道 2025-05-09 18:34:26
丹麦世界杯阵容 2025-07-12 04:51:05
丹麦世界杯阵容 2025-07-03 12:29:50
世界杯直播频道 2025-06-28 10:35:06
丹麦世界杯阵容 2025-07-24 16:12:54
世界杯直播频道 2025-06-24 17:38:34
男篮世界杯中国 2025-05-17 01:02:01
世界杯直播频道 2025-05-20 11: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