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书到片场,杀青这个词跨了2000年!

 2025-08-19 13:22:31    870  

而且龟壳实在太硬,刻字可不容易。所以,竹简便应运而生了。竹子虽然也是有生命的,但相比宰杀乌龟,至少种竹子就能满足需求。竹简的硬度远比龟壳要低,刻字也更方便。

不过,竹简也不是完美的。竹子表面光滑,刻字容易伤到手;而且竹子含水量高,容易被虫蛀,保存起来也比较困难。于是,古人发明了“杀青”。

《后汉书·吴祐传》里记载,“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意思是用火烤竹简,逼出水分,竹简看起来像是“出汗”一样,所以叫做“汗简”。而竹子经过火烤,色泽就不再青翠了,因此这个过程被称作“杀青”。

“汗青”也因此有了“史册”的意思。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就代表了历史的记载。唐代刘知几也曾说过“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意思是写史书难,自己白发苍苍,却连史料都写了不多。

回到杀青这个话题,竹简经过“杀青”处理后,变得适合书写,但它依然沉重,写字依然不便。东方朔曾为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三千多片竹简,雇了好几个人才抬进去。这种量,换个普通百姓,也得花好几个月的时间来劈竹子和杀青。

“学富五车”这个词,源自《庄子·天下》一文,先秦时期便已出现。意思是说,五车竹简也许看起来不多,但实际上传达的知识量就像几百兆的存储一样,远超一般人的理解。

竹简太不方便了,于是纸张的发明就成为了历史的转折点。纸张作为书写材料,虽然不再需要经过竹简的杀青处理,但它的原料大多数仍是竹子、树皮、废布等。为了让纸张变白,竹子和树皮上的“青”必须被处理掉,这依然需要“杀青”。

《天工开物》描述了纸张制作过程中的杀青步骤:竹子与木皮被去掉青色,最终呈现出白纸,而这种白纸成为了“万卷百家”的基础。

“杀青”还有一个引申意义,那就是“定稿”。西汉文学家刘向在《战国策序》中提到,战国到楚汉的历史,经过了两百四十五年,现在可以定稿了:“皆定以杀青”。他用“杀青”来表示,经过多次校对,史书已经完成,不能再改动了。

刘向整理过许多古籍,每当一本经典整理完,他总会写上“杀青”二字,表示校对无误,可以定稿了。比如《晏子书录》就写道:“皆已定以杀青,书可缮写。”

而如今,影视剧中的“杀青”也正是指拍摄工作已经完成,故事的“定稿”已经完成,大家可以开始进入后期制作阶段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剑网3游戏视频录制方法教学 视频编辑器从入门到进阶小贴士
您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