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系数

 2025-07-27 01:12:08    4993  

分配系数(Partition coefficient),分析化学概念之一。所谓分配定律是指一定温度下,物质A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达到分配平衡时在两相中的活度(常近似为浓度)之比,即分配系数,为一常数。分配系数可用于表示该物质对两种溶剂的亲和性的差异。对分配系数的测定可提供该物质在环境行为方面许多重要的資訊。

常用的溶剂体系是由水与一种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组成,如正辛醇-水体系,所得的分配系数称为辛醇-水分配系数(

K

o

w

{\displaystyle \ K_{ow}}

)。之所以用辛醇是因为该体系近似于体内脂细胞膜-胞质溶胶体系对有机物的分配。

定义[编辑]

分配系数(P)为某物质的未解离形态在两相中的活度之比。测量可离解物质的分配系数时,需要调整溶液pH以使该物质主要是以未解离的形态存在于溶液中。log P为P的常用对数。

l

o

g

P

=

l

o

g

c

o

c

w

{\displaystyle \ log\ P=log\ {\frac {c_{o}}{c_{w}}}}

c

o

{\displaystyle \ c_{o}}

为物质在有机相中的活度,

c

w

{\displaystyle \ c_{w}}

为物质在水相中的活度

l

o

g

P

{\displaystyle \ log\ P}

值越大,表明物质对有机相的亲和性(亲脂性)越高,亲水性越低。非极性化合物的

l

o

g

P

{\displaystyle \ log\ P}

一般大于0,极性化合物的

l

o

g

P

{\displaystyle \ log\ P}

一般小于0。

测定方法[编辑]

振荡法

测定分配系数最经典的方法是振荡法,即将研究的物质溶解于一定量的两种溶剂中,充分混合并静置,然后用紫外-可见光谱或其他测定方法测得两相中该物质的浓度,算出分配系数。这一方法的优点是简单、适用物质范围广、测定前不需获得物质结构。不过它也有不少缺点,比如耗时长(需至少24小时以达到分配平衡)、样品用量大、吸光度在所测浓度范围应与浓度呈正比(比尔-朗伯定律)等。特别是当物质的亲水性或亲脂性十分明显时,物质在某一相中的浓度就会相当低,这时就很难准确测得相应的浓度和分配系数。

其他方法还有产生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电化学法等。

估算[编辑]

由于分配系数比较难测定,并且耗费时间和金钱,因此常通过加和分子中原子和基团常数值的方法估算某一化合物的分配系数。这一方法在药物化学中特别有用,通过估算药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可以进一步估算药物在人体脂和水的分配系数,用于定量构效关系计算药物在人体组织中的含量。

参见[编辑]

分配比(或称分布系数)

分离系数

参考资料[编辑]

杭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 编.《分析化学手册》(第二版),第二分册 化学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年.ISBN 7-5025-1971-8.

查论编化学平衡概念

酸度系数

结合常数

结合选择性

缓冲溶液

化学平衡

化学稳定性

解离常数

分配系数

分配比

動態平衡

平衡常数

平衡解折叠

平衡级

哈米特酸度函数

亨利定律

液-液萃取

相图

优势区域图

相律

反应商

溶解平衡

配合物稳定常数

熱力學平衡

汽液平衡

勒沙特列原理

查论编溶液相关条目溶液

理想溶液

水溶液

固溶体

缓冲溶液

弗洛里-哈金斯

混合物

悬浊液

膠體

相图

低共熔点

合金

饱和

过饱和

連續稀釋

規則溶液

浓度与相关量

體積莫耳濃度

重量摩爾濃度

体积分数

质量分数

质量浓度

百萬分比

十億分比

當量濃度

摩尔分数

丰度

混合比

活性度

溶解度

溶解平衡

总溶解固体

溶解

溶劑殼

溶解熱

晶格能

拉乌尔定律

亨利定律

溶解度表

溶解度图

溶度積

溶度積表

溶剂

(分类)

酸度系数

质子溶剂

無機非水溶劑

溶劑化

溶剂列表分配系数

极性

疏水性

親水性

親脂性

两亲分子


数字证书收费标准
参观指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