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科协科普万花筒】为什么有的鱼小刺特别多?

 2025-08-05 21:20:46    6004  

小刺多,是很多人不爱吃鱼的一大重要原因!我们常吃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确实刺多,但黑鱼、巴沙鱼、三文鱼刺却很少。为啥有的鱼小刺特别多呢?这些小刺对鱼来说有何作用?一起了解↓

四大家鱼都属于鲤形目

鱼的小刺并不是用来报复捕食者的“暗器”,而是它们骨架的一部分,学名叫肌间骨。这些小刺分布在脊椎骨的两侧,但不直接与椎骨相连。起初它们还是肌隔中柔韧的肌腱,而后骨化变硬成为了大家避之不及的刺。

斑马鱼的骨架和和肌间骨 | 图源:Yao, W. et al. (2015)

绝大多数鱼都属于真骨鱼类。科学家发现真骨鱼类的肌间骨演化趋势是从少到多,又从多到少,甚至完全消失。

所以很早出现的双须骨舌鱼刺相对少,一些出现较早的鱼类,比如鲤形目(如鲤鱼)、鳗形目(如海鳗)的刺很多,而在它们后来出现的鲇形目(如鲶鱼)就几乎没有刺。

为什么会有这种趋势?科学家现在也不清楚。

线翎电鳗的肌间骨(ot)有很多分叉 | 图源:Danos, N. and Ward, A. B. (2012)

关于小刺存在的意义,有研究者认为,虽然肌腱能像弹簧一样承受较大的张力,但对弯曲等形变的承受力不足,骨化变硬之后,可以增强鱼身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对电鳗目鱼类尤其如此。另外,这些刺多的鱼往往肉质疏松,肌间骨可以起到辅助支撑作用。

原标题:《【济南科协科普万花筒】为什么有的鱼小刺特别多?》

阅读原文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系列推荐】爨底下村——访明清古建 寻“爨”字始源
SSR各平台客户端下载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