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专业选手浅谈一波入耳式耳塞胶套

 2025-06-12 19:22:26    6724  

本帖最后由 天国Z哥 于 2022-7-24 23:47 编辑

本人非专业人士,以下内容基于个人的体验和理解。

耳机套对入耳式耳塞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这里我直接剪一段@2b青年爱发烧 大佬的帖文以辅助说明。

20220724224924front2_0_835770_FlPqrhyEOt1brMfKZuvKzSQz6jzD.jpg (308.95 KB, 下载次数: 159)

下载附件

2022-7-24 23:08 上传

20220724224923front2_0_835770_FkYixxJZz_V4L0C-ufrAyN8Q7UK_.jpg (155.34 KB, 下载次数: 149)

下载附件

2022-7-24 23:08 上传

由此可见,耳机套作为直接参与构成前腔的部件,对入耳式耳塞的体验影响很大。

那么耳机套具体有什么作用呢?我个人概括为,控制并稳定前腔(这里指耳机前腔和耳道耦合成的腔体),也就是使耳机前腔和耳道耦合成的腔体保持一定程度上的稳定,使声波从振膜到耳膜的改变保持相对稳定(HRTF不变?),从而不会出现声音一会儿尖一会儿闷的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哥套的介绍上写有“导管采用硬硅胶以防止变形产生额外谐振”,这里我认为就是起了稳定前腔的作用。

至于控制呢,我们常可以在一些耳机和耳套的宣传图上看到其计算机仿真的图片。这说明厂家设计耳塞本就是耳机耳套一起,而不是各玩各的。更具体地说,我猜测厂家设计时就假设耳套完全密闭了耳道(排除天使吉米气压套这种)。在这种猜测的前提下,任何密闭不够的情况都会导致你听到的声音和厂家想给的声音出现差异。

我们还知道,每个人的耳道形状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厂家常会给出不同大小的耳套以尽量适配。有些烧友害怕耳套配小了漏气,无论什么耳机都配最大号耳套,这是不行的,因为个人的左右耳道也可能不一样(有条件的可以做个耳模看看,顺便再定根私模(bushi)),如果你左耳m右耳l,但却左右耳都给了l的耳套,想来声音也会不对。更何况耳套插入耳洞的变形并不是均匀的,可以看看谢兰图的扁耳套,各位可以想象,过大号的耳套反而会使前腔漏气。

好,假设形状完美贴合,没有明显漏气,是不是密闭性就得到保障了呢?并不是,因为接触面是粗糙的,耳道会有耳屎,套子表面会粗糙,这些都会导致贴合不够完美。贴合不完美不但会导致漏气,从而损害低音的质量,对一些没有考虑耳甲艇,主要支撑点为耳套部分的耳机还会导致它容易松动,掉落。

这是胶套和耳道的贴合,还有导管呢?导管由于参与构成了腔体,它也会参与产生谐振,因此在导管上做文章的耳套不在少数。排除如哥套这种简单的圆柱外(粗圆柱和细圆柱也会导致声音三频分布变化,一般来说是粗的偏高频,细的偏低频),比较出名的有JVC的fx10,也就是凹点螺旋套。

此外,还有些别出心裁的设计,比如sf套在导管和伞帽的连接处做了文章,使伞帽可以自由旋转,从而提升了佩戴舒适性,和“使声音无损传入耳道”;威泽的et100凸点套,使硬导管突出伞帽一小截,提升了佩戴的舒适性,使声音更加稳定;还有在硅胶伞帽和导管中间塞海绵的,例如小菊套,这使得伞帽的变形可控,以间接给伞帽支撑。

74d030ec7d64d043a4d2de248b54ae19.png

(62.59 KB, 下载次数: 183)

下载附件

2022-7-24 23:19 上传

39ab825794c46411ae4b60f6a4348ed8.png

(73.43 KB, 下载次数: 168)

下载附件

2022-7-24 23:19 上传


5寸等於多少尺
前端要学多久才能去工作?真实经验分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