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石雕刻技法之11-7:微雕

 2025-08-18 09:42:13    774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几千年来,历代工匠呕心沥血精工琢玉,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雕刻技法,这里分11篇,逐一解析玉雕的各类技法。

(七)微雕

​ 微雕,即微型雕刻,一般指微细的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等。所表现出来的多跟自然界相像的东西。微雕是凸出来,富立体感。 它甚至可以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的,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之为“绝技”。

​ 中国微雕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微型雕刻。战国时的玺印小如累黍,印文却有朱白之分。众所周知的魏学洢的《核舟记》,也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 在德国西南部的霍尔菲尔斯洞穴,德国蒂宾根大学教授尼古拉斯·科纳德率领的考古学家发现了这三个象牙微雕:一只小鸟、一个马头和一个狮人。这三个微雕是用远古时代的猛犸象牙雕刻而成,每个微雕的高度都不超过2.5厘米,雕刻技艺高超、手法精湛,水鸟身上的羽毛以及马头上的嘴、鼻和眼睛都雕刻得非常精细,个个栩栩如生,令人拍案叫绝。

近代微雕大师于硕与吴南愚有“南于北吴”之誉,于硕于金石书画之外,精于微雕,1915年其作品《赤壁夜游》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牌奖。天津博物馆收藏其作品六件。​ ↑于硕象牙微雕《孔雀花草图》​ 很多微雕作品中常常见有阳雕和阴雕技法共同实施来创作的。篆刻边款艺术是微刻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明清以来,不少文人雅士在印章这方寸之中,用铁笔题书作画,寄托情趣,自娱自乐。及至寿山石成为印章材料之后,寿山石的微雕艺术便开始出现。清初杨璇、周彬都曾在寿山石雕品的花纹僻处刻以小字,“西门薄意派”雕刻大师林清卿也常在所刻作品的草丛、石缝中以极细的笔画刻上自己的姓名和制作年月,以后更有人在印章方柱的四边,以极细微的文字,雕刻古人诗词作为边款。

​ ↑《沙漠骆驼队》 尼古拉·阿尔杜宁在针鼻儿里雕刻的《沙漠骆驼队》发布到网络上后,受到了网友们的一致好评,很多人表示,自己穿根线都要费半天劲,艺术家竟然能在里面雕刻出一个神奇的世界,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放大镜等先进科学仪器在微雕领域的运用,微雕艺术便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崭新艺术。在很多微雕作品画面上常常兼有微刻诗词或文章,此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微刻文字书法效果重要性,那些虽刻得细微的某些作品无非蚁足一堆,在放大镜下观察,波磔点划,不成样子,字型或呆板,或歪斜,或扭曲,实不足取。尤其在微雕作品上的微刻功力怎样,也成了评判微雕作品的成败。好作品之所以受到人们推崇,除了微雕技法外,究其原因还在于微刻布局而又要表现出铁划银钩的书法功底。清朝微刻大师于硕其擅长在折扇边骨上进行微刻,能在指宽的扇骨刻三十行字,且无一败笔,笔笔有帖气。现代雕刻家因受竹子本身材质的限制,已极少在竹子上微刻如此小的文字。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四川省屏山县人郭月明也在致力于将微书、微雕、微刻集于一体的研宄。

​ ↑老挝牛角冻微雕松林野趣微雕​制作工艺

微雕特别讲究选材,其石材质地要求绝对精纯,容不得有半点砂格和半丝裂纹,因为半个砂点就可能破坏了一个精细画面或10多个汉字。其次,微雕的刀具也是特殊的细刀,既要尖细,又得锋利。第三,要有特别精熟的书法和国画功底,雕刻的时候才可进行“意雕”、““意刻”。第四,临场要屏息凝神,集中意念,毫厘千钧,一气呵成。第五,运刀要稳、准、狠,微雕的刀即是笔,功力不足,因微失控,刀不达意。在微雕作品上配微刻题款一定要讲究书法效果,那些见大显丑,字之歪斜,行之不齐,画之失准,配之失调,都是创作者应避免的。第六,应把握刀具与石材所产生的线条变化的艺术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使书法和刀法笔意达到完美的统一。

​↑微雕作品《三山缱绻几千秋》局部放大80倍

非遗传承人王天明说,微雕是门感觉的学问。他在做微雕时不需要使用任何放大工具,全凭肉眼和感觉完成,靠的就是日复一日练习获得的手感。刀尖触及料子的一瞬就要起粉末,粉末的面积要超过字的面积好几倍,全凭手在粉末里面找感觉,并根据粉末形状目测字的行距。他介绍,从事微雕首先得有一定的书法与绘画基础;其次是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再者,从事者必须具有牺牲精神,微雕是一门枯燥细致的活,没十年二十年根本练不出来

​​微雕工具

1、微雕刀具种类

微雕刻刀的种类有很多,每个微雕大师所用的刀具都有所不同。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初山微画雕创作的作品其刀具大多需要自制更为精密细微的刀具。常用到的有铁笔、尖刀、平刀、园刀、三角刀等等,而且这些刀具甚至需要由细到微有几套系列。传统的微雕刀都是固定刀头,使用起来多有不变,行意轩在此基础改进推出新式微雕刀,体积不仅更小巧舒适,刀头更可以灵活更换,方便携带。

​ ↑手工磨制的微雕刀

​ ↑新式微雕工具 郭月明所用的的刀具基本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是“方刀”、俗称“三棱刀或三角刀”,主要用于石料、骨料、金属、玛瑙等硬物雕刻;另一类是“弯刀”俗称“弯勾斜面刀”,主要用于发雕和针空雕刻。行意轩的微雕刀可以达到细如发丝,开发了最宽的凿有 0.4-0.6 毫米,最窄的凿只有发丝的七分之一。 电动微雕工具:手持式微型电动工具因其体积小转速高,运转平稳已经为很多微雕艺人所采用,有微型电动打磨机、微型电动角向磨光机、微型电动往复锉等系列,其中市场上JSDA的JD9500打磨时还带有吸尘功能。jyibuws

2、刀具打磨材料微雕的刀具打磨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首先是“初磨”一般在高标号的油石上完成,当刀具打磨到一定时候就可以用天然油石抛光。(注意油石选择与刀具材质有关) 第二步是“精磨”要求在高倍放大镜或显微镜下二次抛光,选用3000号以上的抛光砂纸。(如果在显微镜下就根据微雕作品的要求打磨到合适的程度即可)

3、微雕显微镜

​ 微雕显微镜应该用立体显微镜,注意医用的显微镜不合适,简单来说就是微雕操作要求观察物体时光源是有上向下的。而大多医用的显微镜的光源是由下向上。专业体视立体显微镜。目镜10倍,物镜4倍。双目镜双物镜组成两条独立的光路,实现观察物件的立体视觉,这也是立体显微镜与普通生物显微镜的区别。

质疑微雕

一些微雕作品的确令人赞叹,但也有一些微雕作品除了挑战人类极限以外,在我看来没有丝毫价值!

微雕大师能够在米粒等材料上雕刻上百个汉字;还能在头发丝上雕刻,在长3毫米,宽0.2毫米的白发上刻下八个字——“和平统一 天下为公”,末尾还有落款和印章,要用100倍的放大镜才能看清。这种雕刻技艺的确创造了人类的极限。但试问这根3毫米的微雕头发真的有艺术价值吗?不借助科技手段,我们的眼睛是看不到微观世界的,但在这些高倍放大镜、显微镜的辅助下,我们或许能够看到更多更美的微观世界,何须看一根头发的雕刻?!在我看来这种雕刻毫无价值。微雕作品起码要我们的眼睛能够正常分辨。

​ ↑300倍放大后的沙子 平平无奇的沙子如果放大到300倍,那么你将会看到一个非常美丽的世界。微雕作品欣赏

​ ↑象牙微雕《清明上河图》

​ ↑象牙微雕《双龙献瑞摆件》

​↑象牙微雕历史故事板 辽宁省博物馆珍品馆藏一套(12块)。 每块长方形象牙板上均以细线微刻历史故事,线条细若蝇丝,遒劲流畅,可以体会到雕刻大师高超的微雕技艺。这12块象牙版分别是轩辕创造指南车、唐尧闻歌于康衢、虞舜作韵乐百兽率舞、夏禹会涂山万国玉帛、商武丁梦赉良弼、周武王大会孟津、周成王受戒无逸、汉高祖置酒沛宫、汉文帝劳军细柳、汉光武帝冰合滹沱、汉昭烈茅庐三顾和唐太宗嘉纳十思。在画板的边角刻有作者于硕的署款。 洁白的象牙板,于硕运刀如运笔,意气连贯,流畅自然。观此作品,其功力之深令人瞠目结舌。

​​​​​​​​​​​​ ↑象牙微雕历史故事板 放大

​ ↑王天明《儒释道经典》 在三枚直径约为20厘米的玉璧上,各刻孔子、观音、老子画像,并赋《论语》《佛经》《道德经》各一千言,一套微雕精品《儒释道经典》浮现于眼前。​​ ​↑王天明《三绝酒具》 集微书、微画、微型工艺于一体的《三绝酒具》令人交口称誉。全套含一壶、四杯、一托,共六件,总重2.6克。


山东考公团“横扫”江浙沪,背后大有玄机
我重设密码需要13天为什么那么久